注冊

7月工業企業利潤釋放哪些信息?

2021-08-28 02:50:20 證券時報 

周茂華

從統計局公布數據看,7月國內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喜憂參半”。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4%,較上個月回落3.4個百分點,尤其是在去年同期基數回落的情況下,反映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放緩明顯,主要是原材料等商品價格漲價對下游部分行業利潤侵蝕有所顯現,行業之間經濟效益不平衡問題突出;從工業三大行業利潤表現看,采礦業(222.7%)>制造業(13.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34.8%),7月工業企業利潤主要受上游采礦業拉動,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給行業利潤下滑幅度連續兩個月擴大。

7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也不乏亮點。一是工業企業利潤維持高增長。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16.4%,兩年平均增速18.0%,遠高于疫前水平。二是工業企業財務成本穩中有降。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費用同比減少0.41元,國內減稅降費等支持政策效果顯現。三是企業經營效率穩步改善。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穩步增長同時,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56.3%,較前值回落0.2個百分點,反映工業企業經營效率提升。四是制造業盈利狀況在改善。7月制造業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3.1%,保持較快增長,從分項結構看,食品、家具、紡織、飲料等行業利潤同比表現強勁,并繼續保持恢復勢頭,以及企業現金流狀況有所改善等。

盈利趨勢

從國內外宏觀環境發展趨勢看,我國工業企業利潤仍有望保持增長態勢,但行業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一方面我國工業企業盈利面臨一些壓力。海外疫情持續惡化對全球經濟復蘇有所顯現,近期歐美主要經濟體公布PMI、消費者信心等指標均有所回落,尤其服務業擴張步伐放緩明顯,反映德爾塔病毒擴散再度沖擊全球復蘇;歐美繼續實施大規模財政貨幣政策及供給瓶頸問題,工業原材料等商品價格仍在高位運行,其對我國部分行業企業影響已顯現;另外,部分工業部件短缺、高昂的運輸成本和去年基數抬升等都將繼續影響我國工業企業盈利表現,且上下游工業企業盈利分化格局短期仍難扭轉。

但國內工業企業盈利前景并不悲觀,工業企業利潤有望保持增長態勢。

首先,全球經濟仍具復蘇動能。全球疫苗接種持續推廣,歐美大規模擴大內需、支持就業政策,有望繼續推動工業品需求,以及經濟對疫情產生一定適應性。近期經濟指標顯示,三季度全球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不至于出現“硬著陸”情況。

其次,工業品漲價因素。受全球流動性泛濫、供給瓶頸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未來一段時間仍有望在高位運行,上游工業品漲價對工業企業整體利潤提振作用仍將明顯。國內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與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走勢較為一致。

政策展望

從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看,短期重點關注工業企業經營效益不平衡,部分行業尚未擺脫疫情沖擊及國內需求尚未完全恢復的問題,加快推動國內經濟重返平衡、可持續運行軌道。中長期,我國需要高度關注供應鏈產業鏈的穩定、安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讓生產與需求端更加匹配,加快構建以內循環為主、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同時,貨幣政策并非萬能,需要防范過度寬松貨幣環境滋生潛在風險。

未來政策著力點:一是適度加大補基建短板力度。從上半年公布宏觀數據看,基建投資成為我國內需表現一個拖累項,適度加大基建補短板,短期有助于穩投資需求、促進就業,并有助于提升中長期潛在競爭力。二是精準支持經濟短板弱項。通過結構性政策工具,精準施策,為部分符合條件暫時陷入困境企業提供支持,降低企業財務綜合成本,同時,引導資源流向小微企業、制造業重點新興領域,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穩定就業市場,促進內循環。三是落實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國內多部門協同落實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組合拳”,為企業減輕壓力。四是做好跨周期政策設計。考慮海外防疫形勢嚴峻,未來歐美短期強刺激政策效果減弱等影響,我國托底政策需要未雨綢繆進行跨周期升級,確保明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五是與各國協同抗疫,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推薦閱讀

和訊熱銷金融證券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三级全黄app播放_骚片软件_色app下载_色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