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意/供圖 翟超/制圖
證券時報記者 陳永輝
半年報披露進入尾聲,目前已有28家創新藥上市公司交出了年中成績單,其中七成業績增長。
在創新驅動之下,有21家創新藥公司上半年加大了研發投入,浙江醫藥(600216,股吧)、復旦張江、麗珠集團(000513,股吧)等10家研發支出增長超過30%。另外,大多數公司中期業績報告中透露了核心品種的最新研發進展,部分品種具有較大市場潛力。28家公司合計研發支出近169億元。
在8月19日至8月26日的新發布周期內,來自中國生物制藥、恒瑞醫藥(600276,股吧)、恩康藥業等的創新藥項目獲批臨床,納入了“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同時,恒瑞醫藥、騰盛博藥等的重磅新藥研發進展持續向前推進。截至8月26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報1911.45點,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內上漲了0.69%。
創新藥企業績可觀
半年報披露進入尾聲,作為備受市場和投資者關注的板塊,創新藥公司上半年成績單成為熱議的話題。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8月26日,已有28家A股和港股創新藥公司公布了中期業績報告,從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大部分公司上半年業績可觀,且研發投入明顯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8家創新藥公司有16家盈利,有21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有20家凈利潤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這些創新藥公司業績增長,有的因去年基數較低,有的因傳統產品或者創新藥放量帶動了業績增長。
其中,貝達藥業(300558,股吧)、復旦張江表示,由于創新藥產品的放量,上半年凈利增長超過40%。亞盛醫藥、德琪醫藥、華領醫藥、神州細胞、科濟藥業尚未有產品商業化或處于商業化初期,沒有或幾乎沒有收入。科倫藥業(002422,股吧)、珍寶島(603567,股吧)、天士力(600535,股吧)、以嶺藥業(002603,股吧)等的創新藥處于推進期,尚未貢獻收入,由于原業務增長,上半年凈利增速均超過30%。
長期來看,在醫保控費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大環境下,仿制藥將增長乏力,而注重創新并取得創新成果的企業將會獲得好的增長空間。受國家和地方帶量采購影響,恒瑞醫藥傳統仿制藥銷量下滑,但創新藥銷售同比增長43.8%,占整體銷售收入比重的39%。復星醫藥(600196,股吧)目前新上市品種的收入比重約17.3%,公司表示將努力爭取提升創新品種的收入占比,未來這個比重還會持續攀升。
在創新驅動之下,創新藥公司研發支出普遍增長。上述28家公司上半年研發支出合計達到168.84億元。從絕對額來看,百濟神州一騎絕塵,研發支出高達43.72億元;其次是恒瑞醫藥,上半年研發支出25.81億元,石藥集團、復星醫藥、信達生物研發支出也超過10億元。
整體來看,上述28家公司中有21家上半年研發費用增長,占比75%。其中,浙江醫藥、復旦張江、麗珠集團、澤璟制藥、和黃醫藥研發支出增幅超過50%,康辰藥業(603590,股吧)、貝達藥業、科濟藥業、恒瑞醫藥、三生制藥研發支出增幅超過30%。
從研發投入力度來看,復旦張江、貝達藥業、恒瑞醫藥、康辰藥業、浙江醫藥5家公司研發投入力度最大,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一成以上。
加大核心品種研發力度
上述28家公司中,大多在中期業績報告中透露了核心品種的最新研發進展,部分品種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麗珠集團的重組新冠疫苗V-01即將步入III期臨床。麗珠集團表示,I/II 期臨床結果,V-01具有優異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準備啟動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疫苗商業化車間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此外,基于麗珠生物的疫苗研發平臺,新冠多個變異株項目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發。
亞盛醫藥已組建商業化團隊,正在全力籌備核心產品HQP1351的上市準備工作。亞盛醫藥表示,公司核心品種——國內首個第三代BCR-ABL抑制劑HQP1351的第三個關鍵性注冊Ⅱ期臨床研究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入組,用于評估治療一代/二代TKI耐藥和/或不耐受的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科倫藥業也有創新品種即將提交上市申請。科倫藥業在中報中透露,其A167是全球首個在復發或難治cHL適應癥提交pre-NDA的PD-L1單抗,預計8-9月再次遞交pre-NDA;第二項擬申報適應癥鼻咽癌正處于pre-NDA準備階段,預計8-9月遞交pre-NDA。靶向HER2的ADC藥物A166即將啟動關鍵II期臨床試驗,計劃2021年Q4首例入組。
浙江醫藥表示核心品種ARX788進展順利,8月已啟動用于胃癌和胃食管連接部腺癌治療的II/III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治療乳腺癌的 II/III 期臨床試驗正在按計劃入組病例。ARX788有成為重磅品種的潛力,據券商研報預計,ARX788銷售峰值有望達到28億元。
天士力的核心品種復方丹參滴丸(研發代號:T89)的國際化推進取得新進展。公司表示,T89預防及治療急性高原反應申請FDA新藥上市項目已完成臨床試驗準備工作,開始受試者入組,正式開展臨床 III 期試驗。T89是中國中藥國際化進展最快的品種,也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在美國獲批上市的中成藥。如果獲批,將實現中成藥在美國上市零的突破。
信立泰的S086片和恩那司他片也有成為重磅品種的潛力。信立泰(002294,股吧)表示,S086片(高血壓適應證)即將獲得 III 期臨床試驗倫理批件,預計明年底或后年初申報NDA,心衰適應證的臨床橋接試驗也已獲得數據結果。恩那司他片已完成III期臨床入組,預計年底申報生產批件。機構預計,S086片和恩那司他片的銷售峰值都有望超過30億元。
今年是艾力斯和澤璟制藥的商業化元年,兩家公司上半年都首次取得了藥品銷售收入。其中,澤璟制藥的多納非尼自6月獲批后,便迅速產生了0.41億元的銷售收入。報告期內,艾力斯全面拓展伏美替尼商業銷售渠道,實現營業收入1.21億元。艾力斯還表示,伏美替尼一線治療的適應證預計將于10月完成臨床數據審核,后續公司將盡快申報NDA,預計將于2022年獲批上市。同時,兩家公司也都表示正加快推進核心產品納入國家醫保。
6個創新藥獲批臨床
在8月19日至8月26日的新發布周期內,來自中國生物制藥、恒瑞醫藥、恩康藥業、時邁藥業等的6個創新藥項目獲批臨床。
其中,時邁藥業的注射用SMET12和愛思邁生物的EX101注射液均為雙抗藥物。
SMET12是同時靶向CD3和EGFR的雙抗,于8月20日獲批臨床,擬用于治療EGFR高表達的晚期實體瘤。
EX101是一款靶向HER2/CD3雙靶點的雙抗,也是愛思邁第二款進入臨床階段的CD3靶點雙抗,于8月20日獲批臨床。上個月,愛思邁的另一款雙抗EX103(靶向CD20/CD3)獲批臨床,目前正在開展針對CD20陽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I期臨床研究。
恩康藥業的EN002凝膠于8月24日獲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適應癥是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及癌前病變。據介紹,EN002是公司首創的全新靶標DNA復制起始蛋白(DRIPs)抑制劑,是公司首個基于源頭創新自主開發的新一代抗腫瘤藥物。中國生物制藥的TQA3605片和恒瑞醫藥的注射用HRS6807于8月25日獲批臨床,兩款1類新藥暫未披露靶點。
8月25日,恒瑞醫藥表示,其SHR0302片治療斑禿II期臨床達到主要研究終點,公司將盡快啟動本品用于斑禿的III期臨床研究。SHR0302是一種高選擇性的JAK1抑制劑,正在全球范圍開展多個臨床研究,涉及多種免疫炎癥性疾病。SHR0302與泛JAK抑制劑相比,在治療炎癥性疾病方面具有發揮重要作用的潛質。
8月25日,騰盛博藥公告,公司新冠中和抗體BRII-196/BRII-198聯合療法3期臨床數據積極。BRII-196/BRII-198是中國首個進入美國臨床三期的新冠中和抗體,取得積極數據后,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獲得美國緊急使用授權的新冠中和抗體藥物。
也是在8月25日,開拓藥業宣布,和Etana公司就普克魯胺治療新冠在印度尼西亞的商業化達成合作。根據協議,開拓藥業將獲得來自Etana的首付款以及里程碑付款,以及普克魯胺在印尼上市銷售相關的經濟利益。目前,普克魯胺正在美國、南美洲(含巴西)、歐盟、亞洲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新冠治療的三項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并于2021年7月獲得巴拉圭授予首個緊急使用授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