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蘋果公司取消了授權,盈利穩定性存疑,首次上市遭否后,和宏股份的凈利潤仍未恢復至當初水平,公司再次上市募投項目也已經變更,真實產能卻撲朔迷離。
深圳市和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宏股份”)首次上市要追溯到2014年,彼時公司尚屬于蘋果產業鏈,生產蘋果配件,但2016年公司員工監守自盜偷竊蘋果產品,蘋果將其踢出了授權范圍,和宏股份經營一落千丈,目前收入雖已經逐漸恢復,但凈利潤仍在低位徘徊,遠遜當初。
此次IPO,和宏股份計劃將過半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從公司目前產銷兩旺的局面來看,擴大再生產很有必要。只是奇怪的是,公司近半廠房出租給其他公司,新建產能還未見效,和宏股份著急擴產為了什么呢?
產能利用率避而不談
和宏股份主業以消費電子配件為主,產品包括連接類產品、電源類產品、音頻類產品三大類,占據了公司收入的90%以上。其中,連接類和電源類產品占到了收入的85%左右,是公司的主力產品。
和宏股份的產品主要采用ODM業務模式,客戶包括沃爾瑪、Hama等。即使是品牌業務,公司生產的品牌也是飛利浦授權,品牌并非和宏股份所有,公司只是掌控了除品牌外的其他環節。
從產銷來看,和宏股份滿產滿銷,公司擴產并不為過。2018-2020年,公司連接類產品產量分別為3379萬件、2063萬件和2347萬件,銷量為3524萬件、2287萬件和2648萬件,產銷率超過100%。
電源類產品也不遑多讓,同期該類產品產量分別為972萬件、812萬件和776萬件,銷量為1005萬件、894萬件和827萬件,產銷率更是遠超100%。耳機、音箱等音頻類產品產銷率都超過了99%,同樣是產銷火熱。
雖然產銷喜人,但產銷在下降。根據首份招股書(申報稿),2017年和宏股份以數據線為主的連接類產品產量為3492萬件、銷量3755萬件,2020年產銷量都減少了千萬件以上;2021年的降幅將更為明顯。
充電器、移動電源為主的電源類產品同樣如此。2017年,和宏股份該類產品產銷都超過了1000萬件,2020年產銷下降至800萬件上下,降幅同樣明顯。
此次IPO,和宏股份計劃募資4.98億元,其中的2.51億元用于消費電子生產基地建設項目,5300萬元投建研發中心,4400萬元用于營銷及服務渠道建設,剩余1.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消費電子生產基地項目,和宏股份在招股書(申報稿)中表示,項目將實現年均銷售收入13.51億元,年均凈利潤約為8200萬元。2020年,和宏股份營收不過10億元出頭,凈利潤還不到5000萬元,這意味著通過募投,和宏股份將不止再造一個公司。
新增產量方面,消費電子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的實施主體是惠州市和宏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和宏科技”),此次募投項目是和宏科技第三次擴建。和宏科技是公司的生產基地之一,擁有兩棟五層的工業廠房,目前主要產品為影音信號傳輸連接線2534萬條/年、移動終端連接線2760萬條/年、PC周邊連接線1200萬條/年,工程纜線30萬箱;電源方面,和宏科技旅充750萬件/年、移動電源350萬件/年、車充40萬件/年、無線充150萬件/年;耳機215萬件/年、藍牙適配器30萬件/年、音箱15萬件/年;其他產品還包括AR眼鏡、消毒類電子產品和智能家居產品等。
無論是連接線還是電源產品,和宏科技都有充足的產能,尤其是連接線產品,2018-2020年連接線產品收入為5.02億元、4.26億元和5.17億元,占公司營收比重為46.08%、44.34%和50.32%,是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和宏科技各類連接線產能合計約6500萬件左右,與2020年2300萬件出頭的產量相比,和宏科技有大把的產能等待釋放。
新項目將新增年長連接線350萬件、車/旅充215萬件、HUB產品750萬件,還包括耳機、移動電源和音箱等。新項目建設完畢,和宏科技的產能將進一步增加,產能如何消化更加棘手。
而且,不到一年前,和宏科技新產能剛剛投產。申報稿介紹,2020年7月,和宏科技新建產能基地剛剛投產,投入6000萬元,由于產能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宏科技還處于虧損中。
IPO募投項目并不新建廠房,而是在和宏科技現有廠房內擴建,2020年年末和宏股份固定資產中機器設備等合計不過1億元左右,募投項目中設備及系統投資就達到1.96億元,產能擴張遠不及翻倍,設備等投資已經接近翻番。
即使現有廠房不夠用也不用擔心,和宏股份還有近半廠房對外出租。2020年,和宏股份新增3815萬元投資性房地產,主要是因為公司將部分廠房和宿舍租給了惠州益柏科技有限公司。
和宏科技目前擁有兩棟廠房。廠房一為公司自用,也是公司此次IPO募投項目建設位置,五層共計面積26248平方米。廠房二同樣五層,面積25513平方米,已出租給惠州益柏科技有限公司。宿舍和食堂為六層建筑,一樓為食堂,二樓至六樓為宿舍,五樓和六樓租給了益柏科技。
這并不是和宏股份的全部產能。2019年,公司在菲律賓建廠投產,菲律賓工廠的設立是為了解決美國加征關稅問題而新設。菲律賓和宏2019-2020年年末員工人數分別為79人、338人,員工人數占到了公司人數的近20%。
受疫情影響,2020年,菲律賓和宏貢獻收入不多,僅有4412萬元,2021年一季度已接近2020年全年水平,達到3644萬元。雖然沒有披露菲律賓生產基地的產能,但從工廠人數和營收不難發現,公司海外基地產能并不小。
主打品產銷量逐漸下降,產能并不緊張,近半廠房租給了其他企業,宿舍也供他人使用,和宏股份預計募投項目能夠實現收入和凈利潤翻倍增長的底氣來自何方呢?
需要提及的是,在此次募投項目中,1.5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2020年年末,和宏股份長短期借款為零,利息支出為零,即公司沒有有息負債;貨幣資金3.17億元,銀行理財產品7000萬元。2017-2020年,公司分別分紅3257萬元、2266萬元、1982萬元和1628萬元(在審),顯然和宏股份并不缺錢。
和宏股份不缺錢,這并不代表公司前景大好。自從遭蘋果除名后,和宏股份盈利跳水下行,公司宣稱要“先做大,后做強”。目前來看,公司既沒有做大,做強也無從談起。
被蘋果拋棄后一落千丈
和宏股份首次計劃上市是在2014年,彼時公司收入和凈利潤蒸蒸日上,2013-2015年營收分別為6.65億元、9.71億元和10.55億元,2014-2015年同比分別增長45.93%和8.68%;實現歸母凈利潤5140萬元、1.09億元和1.47億元,2014-2015年同比分別增長1.13倍和34.65%。
其中,來自蘋果的收入為2.74億元、5.3億元和5.94億元,占比從40%出頭直奔60%,主要是因為和宏股份2008年取得了蘋果公司MFi認證,經授權可生產蘋果產品相關外置配件。蘋果4和蘋果5分別于2010年和2012年推出,蘋果產品的成功帶動了相關配件的銷售,和宏股份業績開始爆發。
但成也蘋果敗也蘋果。2016年,和宏股份子公司的倉庫管理員監守自盜,偷盜蘋果認證產品并在市場出售,這導致和宏股份在當年11月被蘋果取消了身份認證。由此和宏股份經營情況迅速變臉。2017年,和宏股份還有10億元以上的收入,歸母凈利潤已經驟降至3034萬元,尚不及2015年的零頭。
也就是在2017年年中,證監會否掉了和宏股份的IPO,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發審委質疑蘋果公司終止授權后,和宏股份盈利能力的可持續問題。
在被迫終止與蘋果合作后,和宏股份的收入停滯不前,凈利潤同樣在低位徘徊。2017-2020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0.68億元、10.9億元、9.61億元和10.3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34萬元、5514萬元、3371萬元和4796萬元,凈利潤基本僅剩下高峰時的零頭而已。
和宏股份的解釋是,公司拓展產品線以擺脫對單一品類的依賴,并采用“先做大,后做強”的產品策略。從結果來看,和宏股份既沒有做大,更沒有做強。
2019年年底,和宏股份重新獲得蘋果授權認證,并于2020年2月通過審查。重獲資格之后,和宏股份并沒有恢復當初的榮光。2020年,公司MFi產品收入為6469萬元,占比僅為6.3%,與2018-2019年的8032萬元和4610萬元相比,變化不大。重新獲得蘋果認證后,和宏股份還未取得明顯的收入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